不干胶标签在印刷过程中出现飞墨现象,是指油墨的细小微滴飞散在空气之中,这不仅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,还可能对印刷设备和环境造成污染。针对这一问题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:
选择适合的油墨:
选用与印刷机相匹配的耐醇类油墨,这类油墨通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飞墨性能。
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油墨,如水性油墨,有助于减少静电产生,从而降低飞墨现象。
调整油墨粘度与流动性:
适当增加油墨的粘度,可以减少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分裂和飞散。
调整油墨的流动性至适当程度,确保油墨在墨辊间传递均匀,减少飞墨。
添加助剂:
在油墨中加入硅树脂、长链的非芳香族胺类、硬脂酸类等物质,增加油墨的弹性,减少墨丝多处断裂的几率。
加入水或铵类电解质,增加油墨的导电性,使电荷不易积聚在油墨表面,从而减少飞墨。但需注意,水的加入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(如5%),以免油墨乳化过度。
加入增塑剂,增加颜料和连结料的润湿性,抑制油墨泡核的形成,达到降低飞墨的目的。
增加车间湿度:
飞墨现象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小时更为严重。因此,增加印刷车间的湿度有助于减少静电产生和飞墨现象。可以通过加湿设备来调节车间湿度。
安装空气过滤系统:
在印刷机周围安装空气过滤系统,吸收并过滤含有墨滴的空气,同时补充新鲜空气,有助于减少飞墨对环境的污染。
定期清洗和维护印刷设备:
定期将胶辊拆下来彻底清洗,确保墨辊表面平整、无凹凸不平及干结龟裂现象,使墨辊墨层均匀,传墨性能提高。
检查和维护印刷机的供墨系统,确保油墨传递顺畅、无泄漏。
调整印刷速度:
印刷速度过快会增加飞墨现象。因此,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,适当降低印刷速度有助于减少飞墨。
改进供墨系统:
将长墨路供墨系统改为短墨路系统,减少油墨在传递过程中的分裂和飞散。
在印刷机上设置某种装置(如金属线并通以电流),利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,将被墨辊逐出的油墨滴逐回到墨辊表面。
确保印刷材料表面平整清洁:选择质量好、表面平整的印刷材料,并确保印刷材料表面清洁无污渍,以减少因材料表面问题导致的飞墨现象。
使用干燥系统:在印刷过程中使用干燥系统,确保印刷品在印刷后能够迅速干燥,避免油墨未干导致的蹭脏和飞墨现象。
综上所述,处理不干胶标签印刷过程中的飞墨现象需要从油墨性能、印刷环境、印刷工艺和设备等多个方面入手,通过综合措施来有效降低飞墨现象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