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张特性测试:在投入使用之前,应对每一批次的铜版纸进行平滑度、酸碱度、吸收性、干燥性、伸缩性以及表面结合强度等一系列涉及印刷适应性的测试分析。根据纸张的特性,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,如调整油墨的粘度、流动性、干燥性及防粘措施,以实现规范化、科学生产,防止印刷不良情况的发生。
纸张厚度与规格: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和规格要求,选择合适的纸张厚度和直径。较厚的纸张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感和档次感,但也会增加成本和邮寄成本。
印刷压力调试:铜版纸印刷压力应均匀且适当。压力过重容易导致掉粉、网点印迹不清晰以及印版磨损等问题;反之,则易造成网点印迹不结实、版面发花以及粘脏、慢干、叠印不上等不良后果。因此,印刷时需确保压力均匀适当,包衬**采用中性偏硬材料。
垫版技术:良好的垫版技术可以确保印刷墨层的均匀性和光亮度。在印刷过程中,应根据纸张的特性和印刷要求,合理调整垫版的厚度和形状。
油墨类型:选择适合铜版纸印刷的油墨类型,如耐热、耐光的油墨。避免使用与普通水性颜料墨水混用的油墨,以确保印刷效果和颜色稳定性。
油墨调配:在调配底色墨时,应尽量选用耐热和耐光的油墨,并且冲淡剂**用亮光浆调配。这样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色彩鲜艳度和光泽度,同时防止底色先印易摩擦损伤墨层的问题。
油墨粘度与流动性:根据纸张的吸收性和干燥性,调整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。适当的油墨粘度和流动性可以确保油墨在纸张上的均匀分布和渗透,从而提高印刷效果。
叠色套印:用铜版纸印刷商标、包装产品时,常以淡色作底色,经叠色套印而成。在叠色套印过程中,要确保每一色的印刷效果都符合要求,避免出现色差、叠印不良等问题。
深墨薄印:由于铜版纸表面光滑,吸墨能力较差,印刷大版面的实地版时,应尽量做到“深墨薄印”。即把油墨颜色适当调深些,印刷时墨层相应减薄些,这样既符合印刷色相要求,又能减少发生印迹过底的机会,并可防止叠色印不上。
防粘措施:铜版纸吸墨性弱,背面光滑,印刷受墨量大的版面或多色叠印时容易产生粘脏问题。因此,应采取防粘措施加以克服,如加入适量的防粘剂到油墨中并搅匀,但防粘剂的用量不能超过4%,以免产生油墨乳化、印刷墨层发花以及墨层光泽度下降等不良弊病。
印刷环境:保持印刷环境的清洁和干燥,避免灰尘和湿气对印刷效果的影响。同时,要确保印刷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,以提高印刷质量。
设备维护: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,包括清洁印刷滚筒、更换磨损的零件等。这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印刷效果的稳定性。
综上所述,在印刷圆形彩色铜版纸时,需要注意纸张选择与测试、印刷压力与垫版技术、油墨选择与调配、印刷工艺与技术以及印刷环境与维护等多个方面。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,才能确保印刷出高质量的圆形彩色铜版纸产品。